close

  粵講粵俗□顏志圖(粵語講古傳承人)
  近日,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公佈的《羅沖圍片區更新改造工作方案》顯示,老友們關心的沉香沙大橋、大坦沙大橋將由廣州佛山共同建設。看來,廣州的西北方又有一番大動作了,今期講古佬就說說這裡的故事。
  細心的老友記好容易會發現,這一帶的地名“水氣”還是幾濃的。諸如什麼羅沖圍、大坦沙、金沙洲等都因為從前水網密佈,當中有天然河流沖積成的水中沙島,亦有人為圍建開墾形成的沙田、水道。羅沖圍因此處圍墾成沙田和涌渠,涌名“螺涌”,沙田的基圍名“螺涌圍”,後來慢慢被寫成了“羅沖圍”。類似有同德圍得名自1949年後,因它所在的這片地方從前基圍眾多,所以在改名時帶了個“圍”,而“同德”二字則為“同心同德”之意。鵝掌坦由河水沖積而成,是一片形如鵝掌的沙洲,因而得名。大坦沙也是一個沙洲,它是由牛牯沙、大坦沙、大坦尾三個小沙洲合併而成的。同樣是沙洲的還有金沙洲,金沙一名因2002年橫沙、沙鳳從石井划出成立新街道,兩村都帶有“沙”字,故合起來重新命名為“金沙”,寄予了人們對新街道繁榮發達的期望。但它還有別的名字,因其形如草鞋,一名“草鞋洲”,又因附近古時有潯峰圩,一名“潯峰洲”。至於沉香沙,它的來歷就更富有傳奇色彩了。
  故事說的是東晉的廣州刺史吳隱之,卸任離開廣州的時候,船行經石門,偶遇狂風暴雨,眼見幾近翻船,他就將一隻沉香香包投入到河中,頓時風浪歇止,而河中香包沉入之處則隆然聳起一個沙洲。因認為它是香包所變,故後人稱此處為沉香沙。
  然而這個故事還有一段前因,卻是因一個誓約而起。話說當時吳隱之來廣州做官,行經石門,見有一眼泉水“貪泉”,附近百姓都說來廣州做官的,都是路經此地、飲了此泉,才變成了貪官。吳隱之偏不信,認為事在人為,就地作詩發誓清白而來,清白離開。確實,吳隱之在任上是做到了,但卸任再經同一地方的時候怪事就來了,所以他懷疑自己的家人做了違背他誓言的事。
  問題出在誰身上了?一問方知,是他老婆出問題了。說起來,也不是受賄,只是吳隱之在廣州的同僚的家人的小心意。原來吳夫人有個心痛病,而沉香據說有解心痛的藥效。同僚家人佩服吳大人的清廉,為表心意,送給吳夫人一個沉香包。傳說就是吳隱之從來不收受任何同僚的禮物,老婆卻破壞了規矩,於是上天就起風作浪提醒他,讓他保存名節。
  羅沖圍這一片地方,從基圍、沙洲,再到議論紛紛的廣州圍城,到將來改造後的新面貌,顯示著從古至今大自然的魔力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。或許百年後這裡都已面目全非,甚至沉香沙不見,但相信那個故事還會繼續警惕後人。因為這個誓言背後的力量,遠遠強於前兩者。  (原標題:沉香沙橋前說“沉香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p15dpmnz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